2024-11-20
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
一级简答
1.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
答:(1)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
(2)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
(3)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、方法与手段
(4)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
(5)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
2.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
答:(1)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
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、由简单到复杂、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。
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,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。所以,教育一般不可“陵节而施”“拔苗助长”;学不躐等;杂施而不孙,则坏乱而不修。
(2)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
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,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,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。
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,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,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,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,既教育工作中不搞“一刀切”“一锅煮”,不能把小学生当中学生看待,也不能把初中生和高中生混为一谈。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,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、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工作。
(3)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
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:
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,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。另一方面是就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而言的。
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,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,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。
(4)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
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,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。
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:(1)要树立信心,相信每一个学生,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,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,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;(2)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,发现学生的优势,扬长避短、长善救失,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。
(5)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
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,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,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。
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,教育必须因材施教,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,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、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,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。
(6)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
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是指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,以其整个身心投入教学生活,并以整个身心来感知、体验、享受和创造这种教学生活。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,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面对学生的整体身心,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,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,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、意识与潜意识、科学与艺术的统一。
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,即可添加
山香官方微信客服
微信长按识别添加
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
历年试题0元下载
6大学科,100套试题
学练结合,查漏补缺
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
学历年龄分析,资格证书分析
报考地分析,历年考情分析
提交预约 在线答疑
附件下载确认